老师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的王老师。今天我将继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四单元课题,三,水的组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得到纯水,请同学们说说,对于水你有哪些认识呢?有同学说,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有同学说,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摄氏度,凝固点为 0 摄氏度。还有同学补充道,在一定条件下,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当然,也有同学想到水是无毒的,可以饮用。
老师
看得出来,同学们对于水的物理性质、物理变化以及用途还是比较熟悉的。那么你还想了解有关水的哪些知识呢?在课前调查中,有同学想知道水有哪些化学性质,有同学问,水能发生化学变化吗?还有同学很好奇水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从化学的角度,也就是分子、原子的层次上和同学们先来一起揭秘水的组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想探究水的组成,我们就要从实验入手,观察现象,收集证据,然后进一步完成推理,得出结论。要想探究水的组成,我们依据什么来设计实验方案?可能同学们暂时还没有思路,那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实验室中制备氧气的两个反应原理,看看能否受到启发。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分解后都产生了氧气,这是为什么呢?它们能分解产生氮气吗?有同学发现了问题的关键,由于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改变,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之所以能生成氧气,正是因为它们都是含氧元素的物质,而两者中都不含氮元素,自然也就不能分解出氮气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成物氧气的存在也证明了分解前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有同学认为可以借鉴这两个反应的分解思路,如果不能直接测定水的组成,就可以通过分解反应根据生成物的组成反推水的组成。更有同学给出了具体的方案,他认为可以先大胆尝试拆的做法,将待研究的水进行分解反应。分解后,我们逐个分析生成物,获得其中的组成元素。接下来就可以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这个理论依据,推出水的元素组成。还有同学认为,如果生成物的组成简单,也会使推理更加简单。
老师
有了实验方案,我们就要做实验了。如何让水发生分解反应,又该如何选用装置收集到生成的物质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翻开了有关化学史的记载,请同学们看看科学家们都做过哪些努力和尝试。回顾化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近百年间,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用电作为反应的能量来源进行酚解水的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化学实验室中完成电解水实验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目前我们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