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探究中的测量与操作定义逐字稿 初中 · 九年级 · 物理 · 北师大版(主编:郭玉英) · 全一册

admin262024-01-05 22:18:30

老师

同学们好,我是北京市第十七中学的宋老师,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科学探究中的测量与操作定义。科学探究包含 7 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知道了要对探究的结果进行猜想与假设,还学习了如何进行方案设计和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是支持或者否定提出问题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又该如何获取证据呢?获取证据的途径可以通过实验资料查找、信息检索等方式,可以在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信息。在科学探究中,测量是收集证据,且定量收集数据的主要手段。各种标准的制定需要测量,实验规律的得出也离不开测量。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秒表、天平、两桶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得出正确实验数据的关键。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先来看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将被测对象与测量工具所提供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直接读出测量结果的方法。比如利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都是直接测量。下面我们以实验为例来复习直接测量在凸透镜成十项时,象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物体的高度,因变量是象的高度。用刻度尺可以直接测出物体的高度和象的高度。测量后要将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再来看一个实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物体的高度,因变量是像的高度。对于物体的高度,可以用刻度尺直接进行测量。像的高度如何测量?我们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便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此时就需要取另外一个相同的物体来代提像,用刻度尺测出代替物体的高度,就可以知道像的高度了。

老师

通过视频来看一下,把物体 a 放在平面镜前,透过平面镜可以观察到它的像,找到另外一个物体 b 在平面镜后移动,让他和 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物体 b 就代替了 a 的像。测量物体 b 的高度就可以知道象的高度,在这里,象高度的测量转化为了物体的高度。进行的。接下来复习间接测量,就是将一个被测量转化为若干可直接测量的量,并进行测量,再依据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方法。

老师

一起来看两个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的。实验需要测量的自变量是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因变量是滑动摩擦力

查看隐藏内容
《12 科学探究中的测量与操作定义逐字稿 初中 · 九年级 · 物理 · 北师大版(主编:郭玉英) · 全一册》.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