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同学们好,我是北京一零一中学的杨海威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红烛。那我们在正式上课之前,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谈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向。那么何谓意象?简单说,在很多学者的观念里,象指的是物象,包括我们生活当中的植物、动物、器物等等,而 e 则指的是情感或者是哲理。那么好,被情感或者理所包裹的物象,我们就称之为意象。所以同一个物象在很多时候会被不同的情感或哲理包裹,它就会变成不同的意向。
老师
比如说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和鸟,假如我们用悲伤的情绪包裹他们,他们就成了敢识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悲伤的一项。但假如我们用快乐的情绪去浇筑他们,他们就变成了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变成了快乐的一项?所以同是花和鸟,它究竟变成了亡国之音,还是上学之乐,完全取决于作者的心情。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类似的物象,就是我们特别常见的蜡烛。那大家可以动脑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跟蜡烛有关的诗句当中,会有哪些明确的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比如说著名的诗人李商隐,他曾经把蜡烛写成了一个为爱所苦,相思成灾的写照。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聚成灰泪始干。
老师
可是同样是蜡烛,到了诗人闻一多的笔下,是否会成为新的意象?如果是的话,它又象征着什么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闻一多的著名诗篇红烛。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诗,尽可能的能够做到沉浸其中。韩英举华第二个任务有点长,我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在文艺评论当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个术语叫做意向结构,它指的是诗人经常会将一个完整的意向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来表情达意。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例子,如果大家能够想得起来的话,我们会发现古诗词当中有一个非常常见的植物的意向叫做丁香。可是到了 30 年代,作者戴望书的笔下,它就被分解成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颜色、味道、气质三个部分。
老师
受此启发,我想请大家找出蜡剧这个意向,他在李商隐的诗中被分解成了哪几个部分?而红烛则在闻一多的诗中又被主要解构为了哪几个部分?请你要结合诗句尝试比较他们的象征意义是否相同。好,请同学们暂停播放键,好好的读一读这首诗,也仔细思考一下老师给大家布置的这个任务。我相信经过各位同学的努力分析,这个任务对于大家而言并不是很难。好,我想现在重新播放了这个播放键之后,查看隐藏内容智慧中小学平台语文逐字稿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