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草船借箭_第2课时逐字稿 小学 · 五年级 · 语文 · 统编版 · 下册 同上一堂课版

admin372024-01-08 17:47:09

老师

好了,亲爱的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那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故事来感受人物的形象吧。同学们,请你读一读文章的起因部分,想一想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学生

老师, 3 天真的不能造出 10 万支箭。

老师

吗?同学们,这样的困惑你有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据沈括在孟西比谈中记载,古代工匠造剑,三个工匠两天的时间可以造 150 支。史书也记载,当时吴军中专门有一个舰将营,总计有 100 人。那如果按照史书的记载,这个舰将营能不能在 10 天之内造出 10 万支箭?你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

我是这么想的,三个人两天能造 150 支箭,就用 150 / 3 / 2 = 25 支箭,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能造 25 支箭,然后用 25 * 10 天再乘 100 个人,等于 25000 支箭,小于 10 万支箭,所以不够。

老师

同学们,你们看,借助资料,我们运用数学的办法,看来也能解决语文问题。十天造十万之剑,这,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天造十万之剑,那简直是天方夜谭,那就请你再来读一读这文章的起因部分,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深入的问题。

学生

三天造十万之剑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之后,为什么周瑜会很高兴?

老师

对,同学们,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展开小组合作,让我们在小组中交流彼此的观点,在补充中丰富大家的依据。那好,就请你们现在开始吧。好了,同学们,那我们来听一听这个小组的汇报。

学生

阅读第一自然段,我知道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可见他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关联第三自然段,通过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我知道周瑜表面上和诸葛亮共商军事,但事实上是想陷害诸葛亮。当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正合周瑜的心意,周瑜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想通过这件事除掉诸葛亮,所以周瑜显得很高兴。

学生

我想为他补充。通过课前同学的背景资料介绍,我知道诸葛亮是受刘备之命来帮助孙权共同抗曹的,如果他和周瑜关系闹僵,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所以诸葛亮不便违背周瑜的想法。其次,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对策,做到了胸有成竹,同时他也猜到了周瑜的内心活动,但将计就计,更显示了诸葛亮的过人之处。

老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小组多会学习,他们能

查看隐藏内容
智慧中小学平台语文逐字稿目录
《12 草船借箭_第2课时逐字稿 小学 · 五年级 · 语文 · 统编版 · 下册 同上一堂课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